雪夜活埋后,我夺了假千金凤命

第342章 出宫



第342章 出宫

2跃下马车,管家看见来人,上前行礼:“奴才给小王爷请安。”    

“不必多礼。”姬郢挥挥手,紧绷着脸问起了朝曦,管家道:“我家殿下出门还未归来,小王爷若是着急,奴才这就派人去催。”    

在小殿下府,姬郢常来,加上今夜确实有事要和朝曦商议,便点了点头,看了眼天色指了指不远处的凉亭。    

管家会意,叫人准备茶水点心招待。    

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朝曦匆匆返回,月牙白长衫的胸膛被溅出许多鲜红,就连脸上也沾染了些,阴沉着脸坐下。    

“这是怎么了?”姬郢面露几分担忧,上下打量着朝曦:“可有受伤?”    

朝曦低着头看了眼身上的血迹,摇头:“都是旁人的血,我去查舞倾城,暴露了行踪被人袭击,那一批死侍一个都没留住。”    

好不容易将人全部捉拿,还没来得及审问,全都死了,着实可惜。    

姬郢皱起眉,提醒道:“往姬瑭身上查。”    

“姬瑭?”朝曦能猜到这事儿肯定是和镇王府有关,还不清楚究竟是谁,姬郢解释:“舞倾城和你母亲盛家有血缘关系,是镇王府特意找来的,姬瑭也是知情者,这些日子姬瑭被困京城,早就乱了方寸,只要镇王府不是一条心,    

随时都可以突破。”    

他要的就是镇王府四分五裂,互相内斗。    

朝曦咬牙:“此事我有分寸了。”    

话锋一转又问;“这么晚了,你怎么在这?”    

“在琴芳阁被盯上,走投无路只能来你这避避风。”姬郢简单说了一遍,朝曦点头:“昨夜我确实在琴芳阁,那些见过我的全都死了,死无对证,这一路回来倒是有人在背后跟着,不过,不碍事。”    

他未曾露脸,谁知道马车里是谁?    

“季家祖辈和天家关系匪浅,当年太子守京,季老太爷有功,这么些年太子对季家心怀愧疚,加上季家这几个晚辈都争气,太子自然愿意提携季家。”姬郢欲言又止。    

朝曦冷笑:“季家有出息的也不止他季长蘅一个!”    

两人相视一笑。    

人只要有欲望,就会有贪嗔痴,都在同一个起步线,凭什么要让着季长蘅?    

次日朝曦提拔了季家三房嫡长子,季长言,十六岁只比季长蘅小一岁,破格提拔成了正六品带刀侍卫,贴身跟着。    

季家三房喜不自胜,恨不得给朝曦磕一个,这还不算,季家三房次子也入了翰林院当差。    

一门双喜,还是朝曦亲自点了名的,意义更是不同。    

反观季家大房就沉寂了许多。    

季长蘅抿紧了唇,看着季长言换上了暗棕色侍卫服,腰间挎着弯刀,眉心皱起。    

“长言也算是有出息了,竟入了小殿下的眼,当年的两位侯爷也是太子殿下身边的侍卫,只要熬得住,博取小殿下的信任,定能扶摇直上。”三夫人笑得合不拢嘴。    

季老夫人意味深长地瞥了眼季长蘅。    

季家长孙,养尊处优,得天独厚,也见过小殿下,却并未入了小殿下的眼。    

季夫人有些吃味,心里更不是滋味,嘴上却只能道了句恭喜,三夫人又说:“小殿下还许长言一同听课,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世家大儒,太子太傅,三朝元老,若能得点拨……”    

三夫人激动不已。    

“母亲。”季长言有些害羞,轻轻拽了拽三夫人的衣袖,三夫人却道:“当初咱们入京时可都说好了,季家谁有出息就扶持谁,三房也无意和大房争什么,只盼着不要搅和就好。”    

这话是赤裸裸说给季长蘅听的。    

放着好好的仕途不走,非要娶公主,闹得人尽皆知,被人嫌弃,差点连累了其他晚辈。    

季长蘅佯装没听懂,抬眸看向了季长言;“三弟是如何接触小殿下的?”    

“昨夜在琴芳阁所遇,偶然间替小殿下挡了一灾。”季长言面色平静地说。    

“你昨夜去了琴芳阁?”季长蘅眉头紧皱。    

季长言点点头:“琴芳阁来了个舞倾城姑娘,短短几日名动京城,谁不知晓?我和三五个友人相约,一探究竟,偶然间就遇到了小殿下,昨日我听说兄长也去了琴芳阁?”    

他确实去了琴芳阁,不过是跟着乐晏公主的马车,压根就没见过小殿下。    

见季长言不似作假,季长蘅深吸口气,心里的疑团默默放下了,挤出勉强笑意:“那是三弟运气好。”    

此时外头传话小殿下让季长言即日就去当差,三夫人亲自将儿子送出门。    

大厅里倏然安静下来    

季老夫人抬手拨了拨茶盖儿,淡淡道:“方家的婚事谈的如何了?”    

闻言,季夫人心头又是一哽,看了眼四周的奴仆,摆摆手让人都撤下,见状,季老夫人心里就有数了。    

等人都走了,季夫人才说:“昨日去方家,侧面打听过,方家已经有了其他人选,是我来晚一步。”    

季夫人听后并没有戳破季夫人,她之所以提出方家,是早早就打听过口风,方荼根本就没有婚约在身。    

季夫人之所以这么说,十有八九就是被拒绝了,自己给自己找脸呢,季老夫人叹了口气:“可惜了,和荼丫头没缘分,你可还有其他人选?”    

“母亲,这事儿是不是也不着急了,长言入了小殿下的眼,有他帮着说说情……”季夫人话未落,季长蘅已经站起身:“母亲,三弟是三弟,我是我,无须三弟说情。”    

说着转身看向了季老夫人:“有劳祖母操心了。”    

说罢,季长蘅转身离开。    

季夫人眼眶都跟着红了,她确实是看上了公主,乖巧可爱,知书达理,对这一门婚事,季夫人也是十分有信心,可谁知道公主就是没有看好季长蘅。    

“我早就跟你说过,此举会坏了公主清誉,你非要剑走偏锋,天家最不容胁迫。”季老夫人看向季夫人:“还有一门婚事,我已打听过了,对方是愿意的。”    

季夫人心有不甘,却也只能认清现实。    

“是冉家二房嫡女,冉家大房嫡女嫁给了展少将军,这位冉二姑娘今年芳龄十六,和长蘅年龄相当。”季老夫人交出了冉二姑娘的画像,季夫人看了眼,容貌清丽,眉眼之间还有几分英姿飒爽。    

季夫人看了后相当满意,好奇追问:“冉家二房已和冉家大房分家,不过两家兄弟关系不错,冉二爷的官职低了些,母亲是如何劝说冉家的?”    

季老夫人笑而不语,并未提及这门婚事是太子妃做主撮合的,只说和冉家老夫人闲谈时定下的。    

“事不宜迟,要抓紧,免得长蘅心里还割舍不下,再闹出什么幺蛾子来,悔不当初!”    

季夫人咬咬牙,当即派人去请媒婆来,今日主动去一趟冉家二房。    

……    

舞倾城的画像在清晨天刚亮起时送到了锦初面前,画卷展开,映入眼帘一双熟悉的眉眼。    

“这是盛老太爷当年遗失小儿子的女儿,按辈分,是您的堂妹。”    

锦初睁大眼,她小时候也听父亲说过,祖父当初有两个儿子,有一年陇西发水,全城百姓都在逃荒避难,小叔也是在那个时候被挤散了,洪水散去后,盛老太爷耗尽人力,物力,沿着洪水退散的中下游找了整整两年,凡是同龄的孩子都要看过一遍又一遍。    

在一次次失望中,盛老太爷心力交瘁,接受不住打击身子渐渐垮了,第三年就躺在了榻上起不来。    

临终之际让盛父一定不能忘了将小叔找回来。    

交代完遗言没多久盛老太爷就撒手人寰,同年,盛老夫人也跟着去了,偌大的盛家就剩下盛父一个人撑着。    

从记事起,盛父的房中就挂着盛嫡次子盛誉的画像。    

这么多年来陇西老宅始终未曾更改位置,她也曾交代过,有朝一日盛誉回来了,一定要尽快通报。    

锦初摸了摸舞倾城的眉眼,知晓她在琴芳阁卖艺,并未动怒,更多的是心疼。    

“准备一下,我要出宫。”    

祖父和父亲未曾完成的事,盛家还有她在,若舞倾城愿意,她会给让舞倾城认祖归宗。    

飞霜自知劝不过,起身帮着收拾起来。    

出宫时天才大亮,路过公主府邸时,她撩起帘子:“公主近日如何?”    

“公主如今的身边有方姑娘,和李姑娘作伴,偶尔出门闲逛,身边不离侍卫保护,京城里暂时还没有公主的流言蜚语。”    

锦初点头,放下帘子想着晚些时候来探望。    

马车继续前行,很快抵达了琴芳阁,飞霜上前找到了主管事,说明来意后,主管事道:“姑娘,这舞姑娘的性子刚烈得很,她若不愿见,我也是没法子的。”    

“管事将这个交给舞姑娘,见不见,我在这等着回个信。”飞霜递给了管事一张银票,又递给了管事一张纸。    

看在银票的份上,管事接过转身去送。    

片刻后管事回来:“舞姑娘看过了,说不见。”    

飞霜拧眉。    

“飞霜,咱们走吧。”    

马车上的锦初一点儿也不意外,第一次肯定不会轻易见她,她也做好了这个准备。    

飞霜回身上了马车。    

“去公主府。”    

马车离开了琴芳阁,一路上飞霜小心翼翼地看向锦初,锦初笑:“这么多年突然出现,又出现这么个地方,不急,她还会有动作的。”    

看在长辈的份上,她会多些包容。    

但舞倾城要是个冥顽不灵的,她也不会手下留情。    

到了公主府飞霜一露脸,管家立即将人请进来,锦初问起:“公主呢?”    

“回太子妃,公主此刻就在后花园弹琴。”    

进入后花园果然听见了悠扬琴声,凉亭中少女端坐在那,指尖撩拨琴弦,皱紧了眉似是陷入了纠结,以至于指尖下的琴弦发出铮铮的声音。    

弹了一半,乐晏实在没了兴致,一双手搭在弦上长叹口气。    

“叹什么气?”    

背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乐晏回头,乍一看是锦初来了,欣喜不已地凑上前:“母妃今日怎么有空出宫了?”    

乳燕投林缠住了锦初的手腕,撒娇:“女儿好些日子没见着您了,您惦记女儿,派人传个话,女儿入宫去陪您就是了,何必亲自来一趟。”    

看着乐晏一脸焦急的模样,锦初摸了摸她的脸颊:“我刚才去过琴芳阁了。”    

乐晏愣了愣,这事儿终究还是传到了锦初耳朵里,锦初拉着她的手:“此事你不必掺和,我自有分寸。”    

“舞倾城顶着那样一张脸弹唱卖笑,女儿看不过去,她若是缺银子,女儿有,当年的事也怪不得母亲,何必呢。”乐晏也想去找舞倾城,只是刚有了动作就被红栀给拦住了。    

红栀说舞倾城之所以敢来,必定是带着某种目的,绝对不会因为银钱妥协。    

以舞倾城的身段,也不缺银子。    

红栀劝她不要冲动,等摸清底细再做打算也不迟。    

锦初坐下伸出指尖捏了捏乐晏的脸蛋:“出宫怎么还瘦了呢,可是公主府的吃食不习惯?”    

岔开话题,乐晏也识趣不再多问,抬起手捏了捏腰,狐疑道:“母妃,女儿分明是长高了,一点儿也不瘦。”    

母女两一见面似是有说不完的话,带着锦初逛了公主府,锦初见她明媚张扬的笑容,心里也跟着松了口气。    

彼时丫鬟来传话:“太子妃,公主,刚才季家和冉家二房定下婚约,婚期就定在下个月初八。”    

乐晏讶然:“这么突然?”    

“年纪不小,也该成婚了,不算突然。”锦初淡淡道。    

昨夜季长蘅蹲守在公主府的事,乐晏想了想,还是没有隐瞒,锦初眉心扬起,压住怒火,拍着乐晏的手背:“我见过季长蘅两回,初次见面时,不卑不亢,不骄不躁,谈吐优雅,身边也没有莺莺燕燕,比起京城那些世家子弟,确实好了不少,就连你父王也觉得尚可,却不知怎么跟变了个人似的,如此心浮气躁,照此下去,莫说状元及第,就连殿试也未必能入围。”    

锦初难掩失望,又十分庆幸季长蘅暴露得太早,还未造成损失。    

“本就是不相干的人,随他去吧。”乐晏耸耸肩,听到消息也是心如止水。    

锦初正襟危坐看向了乐晏,一脸认真:“乐晏,那你呢,可有什么打算?”    

乐晏眼皮跳了跳,矢口摇头否认:“女儿年纪还小,暂时不急,母亲就这么急着将女儿打发出去么?”    

小嘴一撅,故作气恼地拽着锦初的手撒娇,让锦初爱极了她这副模样,摸了摸她娇俏脸蛋:“依你依你。”    

恰好此时季家派人送来了请帖,还是季芷晴亲自来送,乐晏抿了抿唇,眼底划过厌色:“接了帖子,就说我乏了。”    

丫鬟应了照做。    

锦初见状也没有回应,反而是捧着茶递到嘴边浅尝两口,不久后丫鬟折身回来:“公主,季大姑娘说想见您一面,不肯离开。”    

乐晏深吸口气扬起了下巴,丫鬟又说:“季大姑娘还说这两日就要搬回季府,日后也做不成邻居了。”    

一听这话乐晏稍作犹豫,看向了锦初:“母妃,我出去一趟。”    

说完便朝着门口方向往外走,果然在大门口看见了停靠着的一辆马车。    

季芷晴见她出来,屈膝行礼:“拜见公主。”    

“季姑娘找我,所谓何事?”话音刚落,季芷晴跪下来,挺直了胸膛,眼尾微红:“公主,我有错来给公主请罪,恳请公主消消气。”


Tip: You can use left, right, A and D keyboard keys to browse between chap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