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外室吞嫁妆?重生后我换婚嫁权臣

第295章 承恩公要开棺验尸



第295章 承恩公要开棺验尸

3上元日,钦天监选定的吉日,这一日,太后遗体入棺。    

陛下与皇后在外面等待,护国寺方丈和僧人在治丧大殿诵经。    

承恩公、魏舒云在棺材两边站着,看花子胜率领内侍为太后举行入棺仪式。    

承恩公哭得眼泪鼻涕一把,给太后在棺材里放满金银器物,又在太后的尸骨头顶放上玉石荷花,脚下踩着玉石莲叶。    

寓意步步生莲。    

承恩公看着陛下,是不是该剪头发了?    

盖棺下钉,需要陛下剪下一缕头发绕在棺材钉上。    

陛下也不剪发,淡淡地说:“太后一生不易,为大乾立下不朽功勋,朕不着急盖棺,万一江夏大将军回来,还可以看看太后遗容。”    

魏安源,西北边军节度使,官职江夏大将军。    

承恩公很满意,顺口说了一句:“太后与陛下母慈子孝,感天动地。”    

陛下心里恼怒,但是面上不显。    

钦天监指出元月二十二日是黄道吉日,太后可入殓盖棺。    

二十一日,陛下在朝堂议事完,把承恩公、皇后、太子等人叫来:“明日,是钦天监选定的盖棺吉日,你们可还有给太后封进棺材的物品?”    

太后是魏氏一族的荣耀,是一直压在陛下头上的大山,只要太后没下葬,陛下就得捧着,敬着。    

但是人已经死了,而且从腊月二十九至今二十多天了,该折腾的都折腾了。    

承恩公七十多岁,皇后五十岁,都属于老年人了,二十多天折腾下来,早已疲惫不堪。    

“盖棺吧,臣已经没什么再添置的了。”    

该有的礼仪,一样不少,这些日子银子花得流水一般,他这个娘家人,实在挑不出错了。    

陛下也有些疲惫,揉着头。    

次日天不亮,礼部尚书、侍郎等便跟着花子胜进了治丧大殿。    

太后的脸上盖上了玉覆面,身上盖着五六条锦被。    

花子胜带人把太后棺材里的东西,再次清点、检查一遍,没毛病。    

礼部按照流程,吩咐盖棺。    

惠帝手里拿着一小撮头发,给了花子胜,绕在棺材钉上,盖棺!    

负责抬棺的杠夫开始拿着杠子演杠。    

不知道怎么回事,几个杠夫,忽然对太后的棺材起了疑心。    

次日下朝后,皇后来陛下的御书房求见。    

“皇后何事?”    

“陛下,臣妾的兄长从边关给太后送来一对玉如意,想放在太后的棺中,臣妾想让人打开棺盖放进去。”    

惠帝便知道魏氏一族一定听到了什么。    

放什么玉如意,想开棺验尸吧?    

他把手里的折子一摔,怒道:“皇后,太后虽然出自魏氏,但是她贵为大乾的太后,就不再是魏家人,魏家人没有权力打开太后的棺椁。”    

“陛下息怒,臣妾并没有轻慢太后,也不敢轻慢。只是兄长的一番心意,天地可鉴……”    

“那就叫他去问老天爷吧!棺材岂能说开就开?这会影响大乾的运势,你懂不懂?”    

皇后和陛下不欢而散,皇后被赶到中宫,心里恼火。    

恼父亲多事,听风是雨,好端端的棺材,她一直叫人盯着的,怎么可能太后尸骨不在棺材里?    

但是,父亲一向精明算计,没把握的事,他不可能质疑。    

那就是说棺材里极大可能,太后的尸体被换掉了。    

可陛下不同意开棺!    

陛下不同意开棺,承恩公把听到的那些消息串起来,心里的疑惑更大。    

但是陛下不是普通的外甥/女婿,他这个舅舅/老丈人,要仰陛下鼻息。    

要逼着陛下开棺,只有一个办法,百官请求、高僧提议,奏明不开棺就会影响国运。    

礼部尚书是保皇党,侍郎却是他的人。    

礼部侍郎偷偷给他建议,叫太子去找钦天监,钦天监提议重新盖棺,就说天上星象有变动……    

承恩公和礼部侍郎谈话,没选在皇宫,皇宫里就算再角落,也说不得蹲着几个暗卫。    

两人相约在承恩公府名下的茶馆。    

太后大丧,酒楼青楼画舫都停止营业,但是茶馆还开着的。    

两人密谋好,便赶回去,准备去寻钦天监的人。    

走出去不远,听见一声响亮的“咔”,春雷炸,一场大雨下来。    

那雨不是淅淅沥沥的春雨,是真正的大雨。    

“原来以为天阴沉沉的会下雪,没想到下这么大雨。”    

承恩公和礼部侍郎就算有马车,也要在棚下躲一会儿雨。    

春雨不仅冷,还打雷,马儿容易受惊。    

因为没带蓑衣,居士棚下噼里啪啦跑进来好多躲雨的路人。    

京都的人谁不认识承恩公的马车?看他驱赶马车进来躲雨,大家自觉让出一大片空地,都挤在几步之外的角落。    

居士棚是京都信佛的居士捐了银子,搭建的雨棚,可以躲雨,可以避雪。    

棚子不大,斜风吹过,边上的人就淋个透心凉。    

从马路上飞快地跑进来一个小女娃,斜挎一个布包,拿一个破木板顶在头上,飞快地跑到棚子下。    

看着承恩公和礼部侍郎马车这边棚子下有空,马上跑过来躲雨。    

承恩公的车夫看那女娃,不过十一二岁的样子,头发拿一根布条胡乱扎着。    

穿得破旧又单薄,京都的正月,还很冷,这个小女娃,只穿着单鞋。    

“臭要饭的,往哪里挤?滚一边去。”承恩公的车夫猜着她是乡下丫头,说不得还是个穷要饭的。    

一个使劲,就把小女娃推到雨幕里。    

被推到雨里的小女娃,双手护住头又挤进来。    

两只眼睛圆溜溜地看着车夫,气道:“我避我的雨,关你何事?这是京城,又不是你家的。”    

宰相门房七品官!承恩公的专职车夫,就连五品以下的官员都要恭恭敬敬地叫一声小哥。    

此时看着女娃又挤到承恩公的马车旁,喝道:“冲撞承恩公大人,你有几颗脑袋可砍?”    

“你又不是承恩公,牛气什么?再说,承恩公也不能随便杀老百姓吧?”    

承恩公看那小女娃像是个小乞丐,却一点也不畏缩。一双大杏眼又圆又大,瞳子乌黑澄澈。    

这女娃儿年纪小,要长开,定然是个不可多得美人坯子。    

采阴补阳,这女娃儿一看就是个处子,他这一年多身体精神垮得很,先把女娃弄回去,等太后的大丧过去,便采了她。    

他脸上带了温和,对车夫呵斥道:“对百姓不要粗鲁无礼。——这位小姐,你是哪里人?可有去处?”    

小女娃大眼睛一转,歪头看看承恩公,说道:“我来自山上,来京都找我兄长。”    

“你兄长是谁?”    

“陆新之。”    

“在哪个衙门做事?”    

“不知道。”    

承恩公循循善诱地说:“在大乾,还没有本公爷办不了的事。你先去承恩公府住下,只要你兄长还活着,我定然给你寻到。”    

小女娃欢天喜地上了他的马车。


Tip: You can use left, right, A and D keyboard keys to browse between chap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