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博弈

第992章 运河景观带



第992章 运河景观带

1客套之后,孟哲圣开始转向正题,“宋局,趁着你正好在市区,有一项工作,我得跟你交接一下。”    

但他不能直接说,欧阳瑞要与宋思铭见面。    

那样的话,宋思铭大概率会拒绝。    

必须以工作之名。    

“什么工作需要跟我交接?”    

宋思铭好奇道。    

“市区的运河景观带,您应该知道吧?”    

孟哲圣先问宋思铭。    

“当然知道。”    

宋思铭在制定青山市旅游发展规划的时候,为每个县市区,划定了重点,其中市区的重点,就是运河景观带。    

一条大运河,半部青山史。    

这是青山的一句老话。    

说的就是穿城而过的大运河,对于青山市千百年来的影响。    

青山最初建城的时候,并不在现在的位置,后来运河开挖,漕运兴起,人员逐渐向着码头聚集,才有了现在的青山城。    

不过,随着近代河流改道,水量减少,以及上下游建设水闸,大运河青山段,已经不再承载交通运输功能。    

如何把这条“废弃”的运河,利用起来,便成了一个大问题。    

几乎每一任青山市市长,都会考虑运河的利用问题,但大多是小打小闹,有在运河旁边建公园的,有在运河上弄游船的。    

从没有哪位市长,把运河作为一个整体开发。    

直到梁秋香上任。    

梁秋香上任之初,就提出在沿着运河市区段,建设运河景观带,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同时,兼顾商业开发。    

所以,宋思铭制定青山旅游发展规划的时候,特意对梁秋香的思路,进行了延伸,给出了具体方向。    

比如重建运河边上的水云寺,水云寺是一座古寺,建寺于一千多年前,极具历史文化底蕴,只是由于百年前发大水,寺庙被冲毁,如今只剩遗址,一旦重建起来,肯定能成为运河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    

除了水云寺,运河两岸,在历史上,还有很多知名建筑。    

比如郎川楼,再比如南华楼,再加上现存的青吟楼,以及重建的水云寺,三楼一寺正好构成运河景观带的骨架。    

骨架有了,再往里填充血肉就可以了。    

血肉可以有一些商业化元素,比如步行街,美食城等等,运河景观带外围,则可以进行房地产开发,打造高端公寓,观景洋房。    

这一套组合拳如果能打好了,每年为青南、青北两个市辖区,增加几十亿的GDP不成问题。    

孟哲圣作为文旅局副局长,认真研究过宋思铭的青山市旅游发展规划,看运河景观带所占的篇幅,就知道,宋思铭对于运河景观带极为重视。    

所以,说事之前,先提运河景观带。    

先把宋思铭的兴趣勾起来再说。    

事实证明,这一策略是无比正确的。    

接下来,不等孟哲圣开口,宋思铭便主动问了起来,“是运河景观带有了新进展吗?”    

“对。”    

“由于资金问题,水云寺,郎川楼,南华楼的重建,一直难以推进,直到前几天,省城的一家投资公司,提出了一个联合发展方案。”    

孟哲圣说道。    

“怎么个联合发展发展法?”    

宋思铭旋即问道。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出钱重建水云寺,郎川楼,南华楼,但政府需要划拨出一部分土地,让他们在景观带核心位置,建设一条商业街。”    

孟哲圣解释道。    

“相当于以土地换资金。”    

对于这种方案,宋思铭并不反对。    

因为,青山古城立项之初,他就想过,借助恒达集团的资金,给王寨乡修路。    

但后来又有其他企业参与进来,不得不进行公开招标,利用企业资金修路的计划,就此作罢。    

“谈到什么程度了?”    

宋思铭在电话里问孟哲圣。    

重建水云寺,郎川楼,南华楼,需要大量资金,市财政也不富裕,想一次性拿出这么一大笔资金,很不容易。    

而且,政府花钱都是有预算的,现在没有着落,也就意味至少得拖到明年,而且明年轮不轮得到还不一定。    

毕竟,整个青山市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了,总得有一个轻重缓急。    

这样一算,运河景观带真正成型,恐怕得三四年以后了。    

面对此种情况,借助社会资金,加快重建工程的进度,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至少宋思铭不反对。    

“对方刚表达出相关意向,还没有谈具体的细节。”    

“正好那家投资公司的老总在青山,宋局可以跟他见个面,好好地聊一聊。”    

孟哲圣紧接着说道。    

“还是孟局谈吧,之前都是你接洽的。”    

宋思铭推辞道。    

他不想抢别人的胜利果实。    

“那不行。”    

“今天上午开会的时候,张局说得很明确,由宋局分管旅游发展工作,运河景观带的建设,乃是旅游发展的重要一环,肯定得宋局来。”    

孟哲圣对宋思铭说道。    

“好,我来谈。”    

“但有一点儿,这件事如果成了,还是算孟局你的。”    

宋思铭强调道。    

“算我的?”    

这让孟哲圣微微动容。    

十几年来,他换了五六个单位,只见过为了一点点功劳,打得头破血流的,还从来没有见过谁把功劳往外推。    

宋思铭无疑有些刷新他的认知。    

“孟局,你在听吗?”    

没听到孟哲圣的回应,宋思铭问道。    

“在听,在听。”    

孟哲圣收拢情绪,说道:“我就是开个头,后续的工作,都是宋局来做,我可不敢贪天之功。”    

“这可不是贪功,老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头开得好,事情就成了一半。”    

“而且,我跟你说实话,我的重心还是在王寨乡,名义上分管旅游工作,但实际上很多工作,还是需要孟局来做。”    

宋思铭实事求是地说道。    

他是人不是神,接下局长助理,很大程度上为了照顾副市长江成真的情绪,不可能真的把全市的旅游工作都担起来。    

“重心在王寨乡?”    

“宋局还保留着王寨乡的职务?”    

孟哲圣怀疑地问道。    

“保留,至少半年之内,会保留着。”    

宋思铭明确回复。    

“这样吗?”    

孟哲圣心里的疙瘩,一下就解开了。    

宋思铭并不会分走他太多的权力。    

之前想象的,宋思铭一来,他就得靠边站的情况,并不会出现。


Tip: You can use left, right, A and D keyboard keys to browse between chap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