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凤女

第1076章 承羽之劫



第1076章 承羽之劫

2一场宴会下来,时安夏辗转从相熟之人口中了解到事情真相。    

她只淡淡一笑,面上不显,似不在意。    

夫君行不行,她不比外人清楚?但这件事很不简单。时安夏脑子里转了一百个念头。    

北茴也听了传言,气得在家差点动了胎气,“孩子都三个了,这不比任何证据都有力?”    

卓祺然一边派人请孟娘子,一边跟她解释,“夫人啊,你想问题还是想得太浅了些。西梁这些朝臣心眼子多得很,故意歪曲孩子的话,来逼羽帝重开六宫选妃证明龙威。”    

“是……这样吗?”北茴纳闷,“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合着还没死心呢。”    

“所谓霜凋千木朽,阳转一芽抽。但凡有那么一丁点希望,他们就想送女儿入宫承宠。”卓祺然安抚,“这些事,帝后会处理,你不必急。”    

北茴微微放下心来,“懒得搭理他们,谣言传着传着就传得没劲了。”    

可这件事当真是这般简单就好了。谣言从来不是无的放矢,像淬了毒的针,专往人最脆弱的关节处扎。    

时安夏一听就明白了这场局的狠毒之处。    

传“羽帝不行”,逼羽帝重开六宫,纳妃开枝散叶都是温和的算计。    

实则这是个连环套。    

待朝野窃语声渐沸,便会有人质疑三个孩子的身世。    

当年时安夏身怀六甲时,岑鸢恰好随明德帝出征。及至临盆之际,更闻岑鸢战死沙场的噩耗。    

换句话说,时安夏生产时,岑鸢也不在身边。    

孩子又非正常月份出生,而是迟延数月才生下来。依常理论之,其血脉来历确有可议之处。    

旁的不说,单观形貌,三个孩子也存在巨大差异。若非确知乃一胞所出,世人必疑其非同胞兄妹。    

小太子在母腹时便得天地精华滋养,而二二三三胎力不足。若非卓祺然以奇术相救,几难保全。    

长到现在便成了小太子比实际年纪看起来要大上几岁,而他两个妹妹又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要小好几岁。    

一旦血脉有瑕,则东宫之位必遭物议。届时御史台自当风闻奏事,群起弹劾,此乃言官本分。    

当此之际,朝臣以卫道之名,请废储甚至废后另立都算好的。    

若奸佞之徒以“清君侧”为名蛊惑群臣,以“匡扶正统”为由动摇国本,则庙堂必生巨变。    

时安夏将其中利害细细剖陈,“夫君,眼下最棘手的是,能证实这三个孩子身世的证人,皆是北翼人士。梁国朝野难免要疑心,这是北翼设下的局,众人串供作伪。”    

岑鸢其实在谣言渐盛时已经注意到了异常动向,只是没想到这件事发展得如此迅猛。    

他眸色骤沉,眼底杀意大盛,“既然有人活得不耐烦,那就送他们一程。”    

朕的妻儿,妄议者死!    

他转身出殿,玄色龙袍翻涌间,周身戾气几乎要凝若实质,所过之处连宫灯都倏然暗了几分。    

时安夏倚着朱漆雕花殿门,凝望着那道挺拔如松的背影,忽轻唤一声,“夫君……”    

岑鸢足下一滞,衣袂带起一阵凉风。刚转过身,便见他的皇后提着裙裾疾奔而来。    

廊下宫灯将她鬓间步摇晃碎成星河,绣鞋踏过青玉砖,分明无声,却似每一步都撞在他的心尖上。    

他下意识展开双臂,广袖在月色下如垂天之云。    

她眼眶泛红,投入他的怀抱,声音少有的脆弱,“夫君,我当年是不是做错了?”    

年少的她,是多么任性啊。    

就为了执着证明即使中了祝由术,她也有能力爱他,同时为了还他前世的情,偿他前世的苦,便一意孤行,卯足了劲儿要为他生孩子。    

因为以她在感情上温吞茫然的性子,根本不知道要如何来表达对岑鸢的喜欢。    

岑鸢曾经那么坚决一定要等到她满了十八岁才肯行周公之礼。    

是她一次又一次努力诱他!    

红烛映照,罗裳轻解,软语情浓。    

他本就爱极了她,如何能扛得住?    

他沦陷在她的温柔乡,沉溺在那芙蓉帐暖中。然避子一事,却是岑鸢最后的坚持。    

他想尽办法,命人特制了羊肠薄鞘,又向申思远求了避子汤方,甚至每逢她易受孕之时,刻意晚归。    

他总在情浓时克制抽身,又在案头备好太医院特制的汤药。    

或者即便情动至极,他也定要取出那浸了药液的羊肠薄鞘,方肯与她欢好。    

时安夏一意孤行,悄悄怀了岑鸢的骨肉。及至临盆之际独受那撕心裂肺之痛,亦咬碎银牙不敢言悔。    

而今却见孩子们因她一时任性,平白遭人非议指点。思及此,她只觉心如刀绞,懊悔之意如潮水般阵阵袭来,几乎要将她淹没。    

岑鸢轻轻抱着她,低头在她发顶压下一吻,“夏儿,谢谢你给我生了三个可爱的孩子。”    

这一年,因小太子一句无心之言,朝堂暗流骤起,市井流言四散,终酿成震惊天下的“承羽之劫”。    

史载此劫牵连三品以上官员二十七人,六部为之一空,连朱雀大街上都飘了半月血绸。    

岑鸢正是借着这场劫变,以霹雳手段收诸将兵符,平四方烽烟。    

而年方十二的小太子,竟于乱军之中横枪立马,银甲染血。    

城楼上的守军至今仍传颂,那日少年太子一箭射落叛军大纛时,破晓的晨光正落在他崩裂的鎏金护臂上。    

他如有神助!    

不,他自己就是天神下凡!    

民间渐有传言纷起,皆道太子公主降世那夜,三更时分忽有赤光贯紫微。更奇的是那本该七月结果的石榴树,竟在寒冬腊月里结出十二颗血玉般的果子,排成了北斗状!    

梁国风向突变,满朝朱紫一片和气。    

“凤女诞育的麟儿,生来便带紫气缠身。”    

“凤血所哺的孩儿,他日必应‘日月丽天’之谶。”    

小太子凯旋还朝,初掌监国之位。    

少年端坐龙椅之侧,虽身形未足,眉间的霜色却三分杀伐未消,七分威仪天成。    

及至散朝时分,钦天监正便疾步奔入,玉笏拿反了也浑然不觉,“报……紫微帝星旁竟新现一颗辅星,其光灼灼,恰与太子殿下今日带的赤玉冠交相辉映……”    

众臣心知肚明,谁的马屁都不及钦天监来得名正言顺。


Tip: You can use left, right, A and D keyboard keys to browse between chap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