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第417章 神策军为了许靖央示威?



第417章 神策军为了许靖央示威?

0皇上接到了边关的快报。    

原来是韩豹带兵演练的时候,不慎从马背上摔落,腿伤得很严重。    

为此,他特书辞呈一封,命人快快送回京城,向皇上说明原因,请皇上准他辞官。    

恰好太子就在身旁,皇帝将折子扔给太子。    

“如此凑巧的时机,韩豹摔断了腿,未免可笑。”    

太子看完奏章,面色温润,眼神却藏锋利:“只怕,是故意示威给父皇看,逼父皇向许靖央妥协。”    

皇帝冷嗤:“真是笑话,这帮人实在托大,难道他们以为,大燕是神策军的了?敢以这个方式同朕叫板,正好,朕也省得收拾他们!”    

太子作揖拱手:“父皇,这种风气一定要杜绝,神策军敢替许靖央叫板,无非是以为我们朝中没有能将。”    

“去年武举状元关可喜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更重要的是他家世背景贫苦,只要父皇肯给他上进的机会,他必定会誓死效忠。”    

皇帝心想,那倒是比许靖央更好掌控。    

不过边关一事,不能随便放给一个新人,以免震慑不住。    

皇帝准了韩豹的辞呈,随后便以“精简军制、裁汰冗员”为由,下令削减军中将士。    

首当其冲的就是神策军。    

雷川被冠上了苛刻待军的名义,调任太仆寺厩牧署副监。    

这从统领千军的将领到只管马匹饲养的闲差,无异于当众折辱。    

紧接着,神策军六名精锐营尉亦遭罢免,短短半个月内,被罢免或被调任的神策军将领多达三十人。    

一时间朝中武将人心惶惶。    

太子趁机进言,提议拆分神策军。    

皇帝应允,遂将神策军精锐一分为三。    

一部并入边关军,以维持战力部署,另一部划归去南疆,震慑当地水匪等势力。    

但更多的则被随意安置,或调往闲散衙门,或遣至无关紧要的边陲之地。    

除了神策军中不少将领遭到贬谪,连萧贺夜的破虏军也没有幸免。    

皇帝大刀阔斧制定的“精简军制”的规则,勒令兵部照规执行,平王抓住此机,将萧贺夜的破虏军以“每营超过六百卒”为由,削减了他们的军费用度。    

萧贺夜岂会坐以待毙?当即以监管吏部之权,接连以贪污罪名,罢黜平王党羽数人,或贬谪边远,或革职查办。    

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两派角力之势愈演愈烈。    

在这样的风波中,太子与长公主一党借势扩张,暗中布局。    

短短月余,边关要隘已有十余名太子的心腹将领走马上任,明为戍边,实为揽权。    

兵部调令雪片般飞往各州郡,东宫势力如藤蔓般在军中蔓延。    

趁此时机,萧贺夜没有忘记之前答应许靖央的事,他以修缮长城为由,将不少被放逐边远之地的神策军召了回来,在破虏军里给了他们一席之地。    

暗骑卫向许靖央汇报的时候,正说到了朝中的情况。    

“……朝堂上各王打得火热,唯独魏王殿下置身事外,终日督造长城,听说他粗衣简食,与工匠同卧起,皇上曾两次传召,都被他以‘筑城事大,不敢擅离’为由婉拒。”    

许靖央挑眉:“魏王倒是学聪明了,恐怕身边有人指点。”    

不过,萧贺夜与平王这般明火执仗的对峙争斗,许靖央总觉得不像萧贺夜的风格。    

但他二人本就有利益冲突,故而会有争斗,也在所难免。    

暗骑卫说:“还有一事,南边暗线传来消息,不久之前有皇宫暗卫前往封地,皇上要召景王回京。”    

景王是皇帝最小的儿子,才十七岁,生母是淑妃。    

淑妃在后宫一直不怎么起眼,出身文人世家的她不争不抢,景王刚出生时身体不好,太医建议他去温暖多春的地方休养,故而在景王六岁的时候,就被皇帝送到了南边封地。    

这么多年没有让他回来一次,现在却忽而召他回京。    

许靖央垂着冷眸:“皇上是嫌朝局还不够乱。”    

在他心中,根本没有完美的儿子,只想不断利用他们相互制衡,将权利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许靖央沉吟片刻,抿了抿唇。    

“太子那么想表现,就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    

“主帅的意思是?”    

“景王从大理回京,路途迢迢,出些意外也正常,我记得大理回京的路上,要经过孟州,而孟州太守是太子亲信,前几年因为科举舞弊案被牵连,从而放官。”    

许靖央手执白棋,将黑棋吃走几颗,淡淡说:“找人将景王逼进孟州去求助,太子现在急切地想要表孝心,定会有所行动,但记住,我不要景王的命,吓唬他一下便是。”    

暗骑卫拱手:“卑职明白了。”    

御书房里。    

陇西郡王被大太监引入内殿。    

“末将见过皇上,”陇西郡王威严的面孔上,神色肃杀,“还请皇上收回罢免神策军雷将军的成命,并恢复其余营尉的官职,此时大战刚定,神策军是边关维稳的基石,皇上万万动不得!”    

皇帝皱眉。    

这些天,劝说的话,他也听得够多了。    

这些人一个二个,都将神策军看得如此重要!    

“怎么,难道边关军,还比不上神策军?都是我大燕的将士,代表着我大燕的兵力,有何可惧!”    

陇西郡王沉声道:“皇上明鉴,神策军多年来镇守边关,威名远播,即便如今无战事,其赫赫威名仍令四方蛮夷不敢妄动,若此时拆解神策军精锐,无异于自毁长城,徒令宵小之辈生出觊觎之心。”    

他上前一步,声音愈发凝重:“边关军固然勇武,但神策军经年累月建立的威慑,绝非一朝一夕可替代。请皇上三思!”    

皇帝猛地拍案而起,龙目含威:“放肆!边关军、神策军,皆为朕之利刃,岂容尔等妄议轻重?”    

他冷冷拂袖:“陇西郡王,你年事已高,还是回府好生休养吧,其余事,朕自有分寸。”    

“皇上!”陇西郡王急声唤道,却见皇帝已背过身去,只得重重叹息一声,躬身退下。    

陇西郡王一走,皇上便冷嗤一声。    

“许靖央,倒是朕小看你了,能请动这么多人做你的说客,朕倒不信了,离了你一个女人,朕的大燕就要亡了不成?荒唐!”


Tip: You can use left, right, A and D keyboard keys to browse between chap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