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大祭司一封信就搞定
第507章 大祭司一封信就搞定
慕容黎只得把内心的好奇全部压下,毕竟有时候好奇心害死人,他点点头:“谢过大祭司。”
觉着拉着发愣,从头到尾都不在状态的南宫轩走了。
被拉了老远了南宫轩还没反应过来:“慕容黎,你说就这一封信有用吗?”
他就不信了,随随便便一封信,难不成比他们那些话还有用?
他以为怎么说也是大祭司亲自过去劝一下苏渡吧,就拿这么一封信来敷衍他们?
“少说两句了,刚刚那个白衣男子都快要把我们盯穿了,那位还是神界的,你看见他手里那把折扇没有,我怀疑他是那位太子。”慕容黎就这么一下他就已经猜到了白衣男子的大概身份。
虽然说他不敢确定,但是也八九不离十了。
听见慕容黎的话,南宫轩有些傻眼,他刚刚的注意力都在那位大祭司身上,哪里会注意到什么白衣男子?
居然还是神界太子,他知道慕容黎的直觉不会错的,既然慕容黎说是像,那就是。
真没想到神界太子居然会出现在这。
“而且这位看起来很重视大祭司。”
南宫轩没想到呀,慕容黎居然一下子就看到了这么多事情。
“看来没有黎兄的话,我真是寸步难行。”
两人谦虚了一会儿已经拿了那封信回去这样看来大祭司能写出这封信给他们已经是不易。
到了苏渡的院子时,两人当时就感觉到了今日好像不同寻常,苏渡院子里的东西都好像少了许久。
接着他们就见苏渡背着个包裹来来去去的,收拾着东西。
两人顿时一愣,啥?啥意思?
苏渡这是干嘛去?
“苏渡你这是干嘛去?”南宫轩一脸疑惑的凑上去,难不成苏渡是觉得他们太烦了,想要躲着他们?
这可不行,他们好不容易看到一点点希望的苗头呢。
“走了,回去了。”苏渡收拾着自己最好的盆栽。
“回去?回哪去?”南宫轩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呢。
慕容黎也看了看自己的手里的信,他差点就以为自己已经把信给苏渡看过了。
可苏渡也没看见信,他觉得那个可能性又不大的。
“回南域。”这是苏渡第一次不逃避那个地方,似乎无所谓的回答着。
南宫轩愣了愣,看着慕容黎还拿在手里的信封,又看了看苏渡。
不是吧,这信居然这么有用,苏渡还没看呢就同意和他们回南域了,天,大祭司也太神了吧。
而慕容黎却明白了,解铃还须系铃人,苏渡应该是看了大祭司的上一封信决定回南域的,而大祭司应该就是苏渡要等的人。
那他手里的这一封还要交出去吗,莫不是多此一举,苏渡就不回去了怎么办?
既然如此慕容黎把这封信收了起来,准备等苏渡回了南域再给他,这样他总跑不了吧。
若是这多此一举,真让苏渡留下了,那可不行。
南宫轩开心得早就忘记了还有另外一封信,反正苏渡都要回去了,还管什么信不信的。
他的苦日子终于过够了,要回去了。
南宫轩开始帮慕容黎收拾东西,“这些我都帮你带回去吧。”
苏渡并没有空间戒指,有些东西他还在舍弃中抉择,听见南宫轩要帮着他带回去点点头,温和的说了声:“谢谢。”
苏渡的礼节总是无法挑剔的,南宫轩之前特别讨厌这点,和一个没脾气的人,他也不知道怎么,越吵越来火。
但是这会他听见苏渡要回去以后,心情不要太好,听着苏渡的话也觉得好听,这么懂礼貌的人不多见。
真是好孩子。
南宫轩越想越欣喜:“苏渡,等你回去,爷带你逛遍整个南域。”
苏渡倒是不在乎这些,感觉到了南宫轩的热情,他点点头。
但是他明白南域还有一场大战等着他。
他一个瞎子的身份回去,势必要受到那些不公平的对待和嫌弃。
“苏渡,你放心,既然我们来找你,那我们三个就是一体。”慕容黎是慕容家的嫡子,也是慕容家第一顺位继承人。
但苏家嫡子就只有一个,如果找不到苏家嫡子回去,也就意味着他们,要容纳旁系。
那就是他们自己毁坏了根基,一旦三家之中有一个旁系继位,也就意味着嫡系混乱。
一旦开了先例,以后庶子压过嫡子,旁系压过主系,到时候,家族的地位之争会越演越烈。
内部的斗争无法稳定,也就意味着偌大的世家也可能会分崩瓦解。
这也就是他们为什么宁愿一直耗在这里,也不愿意回去接受苏家别的继承人的原因。
不管怎么样,苏家的继承人在他们眼中只能有一个人,那就是苏渡。
其实苏渡并不在乎那些位置,权势什么的,但是他知道一旦回去就要不可避免地接受那些。
他最讨厌的便是纷争,回去了就意味着他要一直在一个他讨厌的氛围里。
他的娘亲不就是因为那些人争来争去,想要得到那个位置,娘亲为了保护他而死。
他讨厌南域的,讨厌回到那个悲伤的地方,讨厌那些人,讨厌一切。
可是一直逃避下去也不是办法,既然那些人那么想要,他就算不喜欢,可他偏偏就要夺回来。
那些人越想要什么,他就越要抢。
北姬叫他好好活着,为自己而活,自私一点,才能活得更好。
是呀,他为什么要逃呢,逃了不就更顺应了那些人的意。
既然如此,那他苏渡要争了,他要让那些人竹篮打水一场空。
让慕容黎没想到的是苏渡默认了,苏渡之前不是最讨厌他们提到这些。
一提到,苏渡一副早就看淡了生死的样子说:“权利,地位有那么重要吗?我不在乎那些,既然他们想要,就让他们去抢吧,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我也不强求。”
像一个伪人。
如今倒是好像打了鸡血一样的。
慕容黎放心了些许,对回去也有了方向,原来他们两年办不了的事情,真有人一封信就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