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王朝
第1063章 ·王朝
邱焱东显然也已经想过了这个问题,此时听见管事问,他沉默片刻,便拍板:“一天一钱银子!”
一钱银子?!
那一个月岂不是都三两银子了?!
要知道,现在的四口之家,一年的吃穿用度全都加在一起,也不过就二十两银子左右!
来干这个活儿,比干农活那挣得可要多的太多了。
邱焱东知道他震惊,其实这个银子的确有很大的操作余地。
若是按照原本的行情,那些劳力,帮忙搬货卸货的,一天也就落下个五百文,多的也就是八百文。
现在已经直接多了一半左右了。
这对他们来说,其实是影响利润的。
但是现在顾不得了。
现在对他们来说,首先要做的是做出成绩来,让朝廷,让戚元和萧云庭看见。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进一步的得到朝廷和戚元萧云庭的信任。
这对邱家来说至关重要。
事情都做到这个份上了,那就一定要往前走,绝不能回头。
屋子里安静下来,管事见邱焱东已经下定决心,也知道没什么好再说的,忙点了点头:“是,小的知道了。”
邱焱东见他要走,又忙叫住了他:“你可别在其中做什么手脚,若是被我知道,我绝不会放过你!”
这是关乎家族命运前程的大事,不管是谁都别想坏了他们的好事。
管事哪里敢?
他忙摇头,语气里都有点儿打颤。
所以邱家这边的进程格外的快,惠州到惠州码头的路一修起来,惠州的精神风貌都完全变了。
原本的惠州其实跟福建的其他府县比,那也是毫无疑问的是富裕的,但是那富裕大部分属于上层人。
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是整个城市都跟着活泛起来了。
萧云庭和戚元在城中走了一圈。
见城门口排着长长地队,一时还有些奇怪。
尤其是那些百姓们,纷纷背着背篓。
上头有背着鸡鸭鹅的,也有背着一些菜的。
但是以前,惠州城的赶集日,基本都是十天一次。
有不明白的,戚元自然就直接去问了。
秦大人和秦川都忙得不可开交,戚元和萧云庭他们到的时候,秦大人跟秦川父子俩都才从城外巡视回来。
见到萧云庭和戚元,俩人吓了一跳,急忙跪下行礼。
戚元摆了摆手,笑了一声让他起来,又开门见山的问:“秦大人,城门口可是热闹的很啊,这是什么缘故?”
秦大人听见戚元问这个,忙跟戚元解释:“自从开始修路,便有许多百姓看准时机,摆了各种各样的摊子,有吃食,有茶水......”
修路不是普通的事儿。
别的不说,那些砖石很多都要从外地运来。
如此一来,人口就增加了许多。
因为砖石需要人运来啊!
这些人留下来,需要吃,需要喝,需要住。
因此现在城中到处都热闹的很。
客栈几乎是家家都爆满。
不仅如此,以前若是朝廷要让这些百姓服役,那都是不给银子的。
百姓们苦哈哈的,连一口饭都吃不上,怎么可能有心情花钱呢?
但是现在可不同了,现在是世家承建这些修路和建造海港的工程,他们都给钱!
而且这银子,还不是压着的,是真真正正的按照半月半月的结。
这样一来,劳力手里也有能使唤的银子了。
有了需求,就会有人供应。
这不?
附近的百姓们便纷纷都背着背篓进城,卖些小东西。
萧云庭就笑了:“这才好,一座城,有了人气,才能活泛。”
能赚到钱,就会愿意花钱。
这建造海港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接下来,说不定还会有人专门将家人都带来惠州。
所以,这里会长久的有人气。
有人气,有人置业,有人在这里安家,这么这座城市就是真真正正的活了。
戚元也终于明白萧云庭提出用世家建造海港的用意了。
把这件事给朝廷的话,朝廷那帮子文臣,一定会死活一口咬定,觉得本身百姓就有徭役。
但是徭役和现在这样给钱,那可完全不同。
她忍不住笑着看了萧云庭一眼。
萧云庭也同样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发。
夫妻俩早就已经默契十足,彼此看一眼,就明白对方的意思。
现在也是一样。
萧云庭偷偷地冲着戚元眨了眨眼睛:“怎么样?我是不是很厉害?”
戚元忍不住笑出声来。
秦川在旁边忍不住抿了抿唇。
这夫妻俩可太过分了啊!
真把他们当不存在的啊?
他们可都看得清清楚楚的好吗?
秦大人反倒是没看见,他还在跟萧云庭戚元解释:“百姓们做的都是小本生意,因此如今,我们是没有征收商税的。”
对此,不管是萧云庭还是戚元都很满意。
百姓卖的都是自己家的东西,征收商税对他们来说,是一笔极大的开支。
不是说不该征收商税,但是没必要收这一星半点的。
真正该征收商税的地方,是以后的出海的船只,是江浙那边的丝绸,盐税。
这些才是真真正正的大头。
要是只把目光盯着百姓,只想着从百姓身上榨出血肉,那就不会是什么好事。
秦大人虽然以前是跟着徐海的,但是现在看来,倒也跟在漳州的黄建春一样,本质上是很聪明的。
很聪明,会做官。
戚元对这种人不会绝对信任,但是却也不妨碍他用这些人。
对于萧云庭来说,也是一样的。
他不吝夸赞:“秦大人真是爱护百姓,你说的是,现在一切都还刚刚开始,更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惠州城是一个能够容纳所有人的地方。”
这样一来,世家还可以对外招募工匠。
到时候,来的就不只是工匠了。
甚至还会有各行各业的人涌入。
这对于建造海港,全都是有利的。
秦大人总算是松了口气,他那儿敢不用心啊?
现在他仿佛就是回到了当初刚刚做官的时候,一切都谨小慎微,一门心思的为了百姓着想。
他心里也很清楚,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多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