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外室吞嫁妆?重生后我换婚嫁权臣

第138章 宫斗,乱拳打死老师傅



第138章 宫斗,乱拳打死老师傅

2众人都一愣。    

密报?    

承恩公眼皮“噗噗噗”地跳起来。    

“九月十六日地动,人畜死伤数十万,太子于九月二十五日达中州,令开仓放粮。”    

“中州府各郡,在太子殿下的监视下,先后放粮,共计一百万石,系全府新粮的三分之二。”    

“然粮食到百姓手者寥寥,悉数被粮商、不法商贩、官员提走,百姓到手不足百分之一。”    

“中州百姓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死无所葬,于十一月陆续聚集,揭竿而起,已占领中州府。”    

……    

承恩公听着这份密报,面色苍白,辩驳道:“陛下,这些消息是否属实?不知是何人造谣生事?”    

惠帝淡淡地说道:“你不知道?因为你着急在敛财。”    

“陛下,臣惶恐!”承恩公跪地大哭,“中州百姓暴动,太子是储君,不能出事啊!”    

太子一党的人也都大惊失色,急忙恳求陛下派兵镇压。    

惠帝呵呵呵地笑起来。    

“镇压?百姓吃不上,穿不上,住不上,连亲人死了都无法下葬,他们干吗不造反?若是朕,也要反了!太子嘛,怎么会有危险呢?一发生暴动,他就跑了,现在都快逃到京城了吧?”    

跑了?    

就连太子一党的都觉得太子有违君威,竟然逃跑?    

“承恩公,百姓暴动了,你们怕了,想要用粮食解决问题了?还想着叫朕掏银子?掏就掏了,你们竟然能报出来六百文一斤!你们怎么有胆报出这样的价格?”    

承恩公跪地磕头求饶。    

“不管怎么说,他是朕的儿子,是朕亲自立的储君。”惠帝想着承恩公手握的重兵,也只能仰头把气咽下去,淡淡地对柳阁老说,“拟旨,召太子殿下回朝,中州立即另选钦差前去安抚。”    

“大运河工程,暂停”    

……    

今日朝堂上,太子赈灾不力的事,虽然柳阁老提醒保密,可是怎么能保密得了?    

一下朝堂,祁王和晋王立马汇集。    

虽然他们之间是竞争对手,但是,从根本上,他们俩真正的对手是太子。    

太子的外祖承恩公魏家,势力太过强大,强大到他们两个加起来,连作为太子对手的资格都被鄙视。    

眼下,太子赈灾竟然逼得百姓造反,他们的机会来了,舆论必须造一波。    

“皇兄,你说怎么办?这次我都听你的,太子一旦登基,我们兄弟俩、我们的母妃都没有活路。”    

“先把中州百姓被太子逼得造反的事宣扬出去。”祁王说,“米粮这次涨价的源头是承恩公府领头,吴家与太子联手,米粮从三文竟然涨到六百文,简直黑心到极致!”    

“那我派人去宣扬,在江南,中州,和大运河项目周边都宣扬出去。”    

两兄弟匆匆碰面后,又召集各自心腹,做了安排。    

当天晚上开始,整个大乾谣言四起。    

先是各地传言太子逼迫官府开仓放粮,结果开仓后,粮食没有给百姓,而是给了自己的手下。    

手下的人拿到粮食恶意囤积,之后开始哄抬物价……    

这波消息一点就炸,老百姓成了愤怒的小鸟。    

“怪不得粮价涨了几百倍,原来是太子干的”    

“丰裕米铺是承恩公的兄弟开的,真正的主子是承恩公府”    

“吴家米铺是承恩公亲家的米铺”    

“扬州米铺是太子妃的兄弟开的”    

老百姓互通消息,越传越愤怒,哄抬米价,恶意囤粮,竟然是他们的储君牵头干的!    

大家开始拼命扒太子的老底。    

四面八方传来的消息越来越多,甚至连太子是如何被立的也传扬开来。    

“承恩公府原本是先帝时期镇守西北边疆的守将,他们与西夏勾结,谎报军情,逼着先帝一次次掏空国库”    

“太后是魏氏,给先太后下毒,毒死先太后,以边疆军情要挟先帝立她为继后”    

“魏太后苛待还是太子的陛下,陛下活得连普通百姓都不如”    

“魏太后上位后差点毒死还是太子的惠帝,她的亲生儿子得天花死了,才开始扶持陛下!”    

“魏家扶持陛下,逼迫陛下立承恩公的嫡女为皇后,逼死云妃”    

“逼着陛下立周景瑞为太子”    

“太子德不配位”    

“太子目光短浅”    

“太子不仁不义”    

“太子不忠不孝”    

“太子倒行逆施”    

“太子……”    

紧接着,太子被传妖孽降临,恶龙重生。    

谣言就像熊熊燃烧的大火,从京城到大江南北,一夜之间蔓延开去,越传越盛。    

甚至连太子生的两个儿子都被传出生时有黑云压城,雷电狂虐,有人目睹黑云中有磔磔狞笑的凶兽!    

护国寺大门口的大树就是皇长孙出生那天被雷劈了!    

太子的两位郡主出生,很多人都听见了野外彻夜凄厉哭声    

……    

许多老百姓都被传言吓得绕着太子府走。    

甚至还有人往太子和承恩公府下属的铺子、庄子,暗戳戳的倒垃圾,泼大粪。    

有一部分人组织了僧人和比丘尼,念经超度先帝先太后。    

传言也不光是造谣,还有很多证据用告示形式贴出来,人证物证等证据。    

皇城司的人不干涉,但是都收集了,送到惠帝龙案上。    

谣言如山,各路官员都上奏。    

有弹劾太子的,有弹劾承恩公的,有弹劾地方大员的。    

朝堂上各种折子都要堆成山了!    

惠帝本来病着,再次吐血了。    

他有气无力地把一堆折子都叫人扔给承恩公和太子一党的人:“你们瞪大眼睛好好看看!”    

承恩公一个脑袋两个大,他家族势力再强大,面对全体百姓造反,也是头疼至极。    

他可以逼迫惠帝,因为惠帝想保住祖宗江山会有所忌惮,会忍声吞气,委曲求全,但是老百姓怕他承恩公?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不叫他们活,大不了大家一起死!    

承恩公连夜召集所有心腹。    

他们都知道,这些谣言不是凭空出现,肯定有幕后推手。    

一切谣言都是针对承恩公府,但是明显的是想把太子拉下马。    

太子拉下马对谁有利?    

自然是其他皇子。    

承恩公府能控制两代帝王,自然手段非常,很快查出来其中有祁王和晋王的手笔。    

那些信息和谣言速度,让承恩公怀疑:祁王和晋王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明儿上折子,这两个小爬虫也想夺嫡?自不量力!”    

参他们不顾国难当头,只想着私斗,败坏储君名声。    

就叫惠帝亲手杀了他们,杀不了也要弄个终身圈禁。    

一众人又连夜写折子,准备第二日好好奏祁王和晋王一本,务必让这两个皇子知道马王爷到底几只眼!    

“不好了,太子,太子府出大事了!”府里的管家连滚带爬地给承恩公哭报!


Tip: You can use left, right, A and D keyboard keys to browse between chap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