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豪横

第691章 子午道偏见。



第691章 子午道偏见。

3叶坤笑道:“那些军校生里面,就有部队高手。我估计,会超过大学生。”    

军校学生每天操练,身体素质高于大学生。    

果不其然,第一天结束,各项比赛的前几名,几乎都被军校生包揽了。    

几个皇子也试了试标枪、铅球、跳高跳远和举重项目,被秒成渣渣。    

叶坤笑道:“你们在深宫之中,毕竟还是缺少了锻炼。虽然也读过大学和军校,却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和高手比起来,你们还要努力啊。”    

几个皇子一起点头。    

半个月后,成都的第一批移民,已经出发。    

谢家组建了谢家军,共五百人,带领谢家的族人、赘婿、附庸,共三千多人,顺江出海。    

张羽真也很给力,派出五个得意弟子,带领徒众一千余人移民。    

墨家弟子,也有八百人,沿江而下。    

叶蜀生少年壮志,一定要跟着出海,去海上历练。    

谢宝蟾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成都移民出发以后,叶坤打算离开成都,前往关中。    

考虑到谢宝蟾心情不佳,舍不得儿子远离,叶坤说道:    

“宝妃,你喜欢成都,可以留在这里,多呆几个月。皇后娘娘,也留在这里。明年春天,你们走水路去洛阳,再返回涿郡,这样比较舒服。”    

叶坤要去西域,万里迢迢。    

如果带着女眷,会耽误时间,也无法保证她们路上不生病。    

姜有容笑道:“我也正有此意,想陪着宝蟾妹妹,在成都过个年。成都的气候,比涿郡舒服,我很喜欢。”    

谢宝蟾很感谢,点头道:“皇上自己保重龙体,早去早回。”    

叶坤点点头,安排启程。    

这次去西域,只有文阿秀、刘红玉和茉莉三人随行。    

她们都是秘书,要帮助叶坤处理公务。    

去关中的路线,比较迂回,先回到汉中,再走陈仓道。    

陈仓道弯弯曲曲,路线很长。    

叶坤的队伍庞大,速度格外慢。    

郭平已经卸任了益州太守的位置,跟随叶坤,带着几个幕僚和五十亲兵,去西域赴任。    

叶坤视察陈仓道,询问郭平:“当年,前朝高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为什么要走陈仓道?”    

郭平笑道:“陈仓道路线长,但是适合大规模行军,方便粮草辎重运输。过秦岭,有四条古道,只有陈仓道,没有栈道。”    

叶坤点点头,又问:“打通秦岭,你觉得哪条道最重要?”    

“都重要,即便是子午道,现在也有很多人行走,因为那里去长安,最近最快。”郭平顿了顿,又说道:    

“皇上似乎对子午道有些偏见,各大古道,都维修扩建了,唯有子午道,置之不理。”    

叶坤叹气:“不是我对子午道有偏见,而是我知道,那鬼地方经常塌方山崩。今年修好了道路,一场大雨,就有可能引发山崩,毁坏道路,白费力气。”    

穿越前,叶坤曾经自驾子午道。    

赶上下雨天,一个小时,连收了好几条预警信息,吓得叶坤扛着越野车掉头就跑。    

后世强大的生产力和科技,都搞不定子午道,更何况现在?    

所以谈起子午道,叶坤就头大!    

宁愿绕路,也不想走那鬼地方!    

郭平点点头:“情况的确是这样,可是该修的,还是要修。否则,汉中去长安,绕路太多,影响商贸发展啊。还有很多商贩,冒死通过子午道,每年都会死很多人。”    

叶坤皱眉:“那你说,该怎么修?”    

“皇上,我不是修路专家。”郭平想了想:    

“应该派专家,先考察一下,制定方案。在某些路口,设置卫所和庇护所,一者震慑山贼,二者,就地维护道路,方便往来商贩。”    

叶坤点点头:“那就让长安和汉中,联手维护子午道吧,尽量修一修。不能保证通车,也要保证战马和马帮通过。”    

其实叶坤不知道,子午谷也能修通,只要肯下功夫。    

唐代时期的子午谷,就已经不是问题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当年,杨贵妃吃的荔枝,就是子午道送去长安的。    

当然,荔枝先从岭南,经长江水运到汉中,再从子午谷送去长安。    

经过十来天的跋涉,终于来到关中。    

文奇带领长安官吏,前来迎接,将叶坤等人,迎入长安新城。    

现在的长安新城,经过短短几年发展,人口规模和繁华程度,竟然超过了涿郡!    

而且,城中有许多西方面孔,番邦话语。    

这是妥妥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文明交流中心啊。    

叶坤很吃惊,感叹道:“长安作为古都,地处东西交流的要道,商贸条件,独步全球,冠绝华夏啊!”    

文奇拱手道:“这也是皇上威武仁德,才有今天。如今的长安城,人口七十万。每年来往商贩,何止百万?货物堆积如山,钱财过往如沙。”    

叶坤点点头,对郭平笑道:“郭太守,你以为长安和成都相比,哪里更好一些?”    

“那当然是成都了。”    

郭平毫不犹豫,想都不想。    

叶坤哈哈大笑:“郭太守为何如此笃信?”    

郭平笑道:“要说大富大贵,极度奢华,那必须是长安;要说小富即安,惬意舒坦,必须是成都。益州盆地不容易大富大贵,但是稳定,安康。”    

叶坤点点头,这个郭平挺有眼光的。    

后世,有个幸福感城市调查,成都稳居第一。    

后世的成都百姓,心态都很佛系,工作之余,喝茶打麻将,逍遥得很啊。    

而且历史上的长安城,被攻破无数次,每次都伴随着血腥屠杀,由天堂到地狱,往往在几天之间。    

益州盆地,则平安得多。    

历史上被攻入的记录,也就寥寥几次。    

最严重的,还是张献忠屠川和清兵入川。除此之外,益州几乎没有遭受过太严重的战乱。    

文奇不服,笑道:“郭太守在益州盆地,如坐井观天;而我在长安,则四通八达,看尽中西风物。”    

郭平笑道:“请问文太守,西边有何风物?”    

文奇一愣,张口道:“西夷诸国,各有风物,岂可一言而尽?”    

郭平笑道:“我只知道,西方有一物,名曰金字塔,内有木乃伊数枚。木乃伊者,干尸也。西方风物,不过如此。    

待我华夏大军一到,所有西方风物,俱为干尸矣。”


Tip: You can use left, right, A and D keyboard keys to browse between chap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