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豪横

第594章 科技的尽头是烧开水。



第594章 科技的尽头是烧开水。

1刘艾坏笑道:“可惜时间来不及,要不,应该给皇上专门打造一个龙舟宝船。”    

“你拉倒吧,我这是工作,不是游玩。”    

叶坤没好气:“我这次,是检验蒸汽轮船的质量,要龙舟宝船干什么?你这家伙,说的不是好话!”    

水殿龙舟,那是昏君杨广干的事。    

叶坤可没钱,在这上面糟蹋。    

刘艾立刻起身,抱拳道:“皇上一心为民,勤俭节约,实在是天下万民之福。”    

叶坤点点头:“传我的命令,这次巡查永济渠,只用普通的蒸汽轮船,一共十艘船,卫兵只用两百,多一个都不用。”    

两百卫兵,其实都多了。    

涿郡到中原,兵马都在叶坤直接控制之中,没有人敢作乱。    

谭八卯却说道:“皇上出巡,非同小可,卫兵太少,就不够安全,也体现不了皇家威仪。我看,还是两千卫兵,比较合适。”    

“不必多说,就这么定了吧。”    

叶坤起身,宣布散会。    

回到凤仪宫,叶坤又召集大家,宣布巡查永济渠的消息,有人愿意跟着去玩的,都可以去。    

不想去的,也不勉强。    

因为这次巡查,也是来去匆匆,没什么好玩的,无非就是看看两岸风景。    

姜有容和谢宝蟾、魏采芹等人,都想出去转转。    

但是有些妃子,却因为孩子小,不方便出游,只能留在宫中。    

叶坤考虑到时间还早,便钻进了科技城,继续督促大家,进行科技攻关。    

科技城的实际操作上面,叶坤已经帮不上忙了,只能高屋建瓴地提出一些构思,画一些图纸,提出一些建议。    

水电厂的发展,最近也很不错。    

还有了电力车床,有了部分电动工具。    

特别是电钻,深受众人的喜爱。    

华夏国很早就有了油漆技术,这对于漆包线的生产,大大有利。    

叶坤在水电厂呆了两天,叫来何田田和水电厂负责人,说道:    

“水电厂的规模,已经远远不够了。这些电力,只够我们做试验,根本不够生产。我们要扩大水电厂的规模,还要组建火电厂。    

我们的煤炭资源很多,组建火电厂,是个优势。”    

扩建水电厂,就需要大江大河。    

而涿郡附近,恰恰缺少大江大河。    

煤炭倒是很多,用不完,所以叶坤考虑,摸索建设火电厂。    

何田田问道:“皇上,这个水电厂我们都知道,就是利用水流的冲力,带动转子发电。可是这个火电厂,是什么?”    

“就是烧开水,和蒸汽机原理一样,利用高压蒸汽,带动转子,进行发电。”    

叶坤微微一笑:“所以说,科技的尽头,就是烧开水。只要开水烧得好,上天入地,都能做到。”    

众人大笑。    

叶坤又带着大家,去看电焊试验所。    

电焊和氧焊技术,早都开始琢磨了。    

电焊的难点,在焊条研制;    

氧焊的难点,在高压氧气。    

叶坤也不是万能的,只是提出思路,让大家慢慢摸索。    

现在已经有了电力制氧机,可以将氧气收集起来,放在大型皮囊里,然后挤压皮囊,进行氧焊。    

虽然说,这样的氧焊很麻烦,但是可以解决技术攻坚问题。    

电焊条,也试验了很多,估计很快就会成熟。    

有了电焊和氧焊,就能生产更大的战船和商船,增强船体的坚固程度,增加载重量。    

孙乙问道:“皇上师兄,以我们现在的技术,能不能打造一艘大船,上面能容纳一万人的?”    

“肯定不行,五千人的大船,都勉强。”    

叶坤摇摇头,笑道:    

“肖德权以前,打造过一艘宝船,号称能承载三千人。结果还没试航,一阵大风,把宝船刮翻了。我们现在的技术,远胜于当年的肖德权。    

如果在平静的大湖之中,打造一艘承载五千人的大船,我觉得没问题。但是这样的大船下了海,就不好说了。”    

船越大,越是稳定。    

但是船体越大,对船体材料的要求越高。    

简单的木头和钢材,做不了太大的海船。    

后世的航空母舰,能承载两万士兵,还有许多飞机和战略武器,那都是特种钢,是人类顶级智慧的产品。    

即便是华夏大国,也是在其他国家搞出航母之后的几十年,才慢慢摸索出了航母制造技术。    

孙乙说的万人大船,跟航母没有多大区别了,叶坤是万万做不来的。    

孙乙笑道:“那我们就做一个五千人的大船呗,做出来,给大家开开眼界。”    

“没必要。”    

叶坤摇摇头:“把千人大船的技术,琢磨透了,比什么都好。船越大,制造成本越高,我们的国力,也承受不起。”    

何田田点头道:“五千人的大船,对动力要求也很高,所有配套的东西,都要升级,可不是闹着玩的。”    

叶坤点头:“我们下一个任务,还是攻克柴油内燃机。蒸汽机的效率不高,不如柴油机。如果我们年产十万台柴油机,基本上,就能实现全国工业化了。”    

庞甲问道:“柴油机和蒸汽机,都是提供动力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叶坤笑道:“如果我们能搞出合格的柴油机,以后老百姓耕地,就不用牛马了,直接用机器。一台柴油机,一天可以耕地一百亩。    

而且,还能做成收割机。一台收割机,一天割稻一百亩。那时候,老百姓才能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庞甲哈哈大笑:“师兄,你这是吹牛了吧?什么柴油机能耕地?还一天一百亩?”    

“一百亩,只是小型机械。以后会有大型机械,一天耕地五百亩。”    

叶坤拍了拍庞甲的肩膀:“不要小看机械的动能和效率,走吧,陪我去看看碾米厂!”    

要说效率,看碾米厂就知道了。    

在蒸汽碾米机出来之前,以前都是人力舂米。    

涿郡几十万人口,需要专业的舂米工几千人,才能保证大家的日常用米。    

但是有了蒸汽机,就有了碾米机,舂米工一下子失业了。    

现在的涿郡,有四个碾米厂。    

两个是官用的,两个是民用的。    

每个碾米厂里,都有四台蒸汽碾米设备,日夜不停地工作。    

桑不疑等人,都来参观过,看见白花花的大米从机器里流出,又快又好,无不连声称赞。    

叶坤视察了碾米厂,笑道:    

“以前舂米,米糠粗糙,大多都丢弃了。我们的碾米机,把米糠也碾碎了,还可以拿去喂猪,一举两得啊。    

我们四个碾米厂,用工不过一百人,却解放了几千个舂米工,这就叫效率,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何田田笑道:“皇上,能不能再设计一款磨面机?”


Tip: You can use left, right, A and D keyboard keys to browse between chap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