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穿越了还不造反啊!

第1010章 大胜的黄埔军校



第1010章 大胜的黄埔军校

3大胜政务处。    

“领袖,现在各大学开始反哺了,为我们提供了不少优秀的学生。”    

“事实证明,领袖您推动的新式教育,确实比我们之前的教育,要更实用,这些被推荐进入各地政府的孩子们,一个个都能立即上手。”    

唐晏廷手里有一份报表,现在各地拥有了可以自主招募基层政府人员的权利,但除了临时的之外,正式的都要上报。    

“新式教育主推实用,不过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文化,也并非不可取。”    

“只不过很多人为了科举而学,真正的好东西反而忽略了。”    

“反倒是底层一些老百姓们,反而懂得更多,家国情怀这四个字,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瑰宝。”    

“这也是不管任何时候,大胜为何打不散,打不乱,终究会完成一统的原因。”    

许元胜说道。    

“那您看教育这一块,依然是两套并行?”唐晏廷沉吟道。    

“唐相你的意见是?”许元胜说道。    

“我的意见,好的东西留下并入新式教育里,即然是民国了,就要与时俱进,一切依实用为主。”    

“当然对于属于我们的优秀文化,该保存的还是要保存的。”    

唐晏廷说道。    

“那就按照唐相说的来做。”许元胜点了点头。    

“领袖,这是教育部提交的学科分类。”唐晏廷递过去一份报告。    

“物理,化学,西方语,四书五经,政治和历史。”    

“我看西方语就拿下来,让感兴趣的人自行学习即可,不需要在大胜普及。”    

“另外四书五经,直接改成语文,收入历史上的经典文章,但不要什么都往里面放,愚民的绝对不能收录。”    

“另外历史这一门,要有一定的篇幅对于近年来作战事迹的收录,要让大家都知道战争离我们不远,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许元胜说道。    

“西方语,领袖是不是要考虑一下,毕竟知己知彼,这也是教育部主推的一门功课。”    

“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唐晏廷说道。    

“那你代我问问他们,西方的科目里有没有大胜官方语言?”    

“不要拿知己知彼来说话。”    

“学西方语,在我看来就是未战先跪的表现。”    

“老祖宗传承下的语言,都没有学懂,学透的,学什么西方语言。”    

“大胜百万军队浴血奋战,靠的是拿命去拼杀,他们是为了让我们境内的孩子们,能够走出去,昂头挺胸,说大胜语言。”    

许元胜直言道。    

“领袖,我明白了。”唐晏廷肃穆道,这关系着一国之尊严和荣耀,确实没必要去学它国之语言。    

“另外!”    

“各大学办的不错,不过多数是吸纳的一些中途从科举所学转过来的。”    

“即然要主推新式教育,那就从娃娃开始抓起,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进行系统化的教育。”    

“至于大学方面,在设置各种分类,涉及农学,社会学,医学,军事学,建筑学,外交学等等。”    

“至于各国小语种,仅凭个人兴趣爱好,无需拿出来专门哗众取宠。”    

许元胜没有再讨论,而是直接把后世的一切直接搬出来,这样交流比较省心省事。    

“好的,领袖。”    

“另外从各大学里,选了一批加入秘书室的学子。”    

“领袖要不要去看看?有几个还是不错的,其中京城大学的一个叫邓为先的年轻人,竟然能先一步看出了政务处打算设两江城为直辖市的打算?”    

唐晏廷说道。    

“嗯?调查清楚了?”    

“我刚刚布置下来的命题,这么快就有人先知晓了。”    

许元胜眉头一挑。    

“调查清楚了,是这些大学举办了讨论会,邓为先根据两江城的发展以及所学,总结出来的。”    

“关于直辖市一说,其实在西方学科里也有提及。”    

唐晏廷说道。    

“我就不看了。”    

“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培养。”    

“是不是人才,很快就会发现。”    

许元胜说道。    

“好的,领袖。”    

“现在各地学子,都无不依进入政务处秘书室为荣。”    

“在他们眼里,秘书室不止是能离领袖更近,进入这里,就等同于天子门生。”    

唐晏廷笑着道。    

“天子门生?”    

“我更想要的是能打仗的门生。”    

许元胜一笑,不过突然想到,要不要搞个大胜的黄埔军校,秘书室是主抓境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    

不同于各行省的大学,军方的教育却没有展开。    

这多和军方将领,认为将士们打仗,敢拼敢打不怕死,就行了,不需要真的懂太多文化。    

“领袖想在军方设置等同于秘书室的机构?培养我大胜的军事人才。”唐晏廷立即意识到了。    

“倒是有这个想法。”许元胜仔细想了想,牢牢抓住军队,是不少当权者一直重视的事。    

过去历朝历代多数是任命亲信。    

在后世倒是有军校这一说,事实证明效果确实更优。    

“只是军队普遍文化不高,而且脾气……。”    

“怕是想耐下心去学的不多。”    

“就是教他们,各个总兵怕是都很忙,也不乐意浪费时间。”    

唐晏廷苦笑道。    

“这不止是简单的机构。”    

“而是在军方内,直接开办军校。”    

“至于教他们的人,不用总兵,就从大学里找。”    

“我记得现在的大学,学的很杂,不少人都涉猎了国内外相关战争的知识。”    

许元胜呵呵一笑。    

“他们能认真听吗?”    

“就那些大学里的小年轻,怕是见到了那些见过血的将军们,都吓的腿软了吧。”    

唐晏廷苦笑道。    

“没事,我在下面旁听。”    

“刚刚不是说知己知彼吗?学他们的语言就不必了,倒是可以学一下他们打仗的经验。”    

“这才是立竿见影的知己知彼。”    

许元胜说道。    

“领袖愿意坐镇,那他们绝对不敢乱来了。”    

“我这就向军方下达命令,让他们选择优秀的将领,入学。”    

唐晏廷见状也就点了点头。    

“此次并非完全针对将领们。”    

“从团长开始挑选吧,告诉各军,这是政治任务,也是军事任务,军改之后,不能只是表面的改革,要把脑子里的知识也要全部倒出来,再装进去。”    

“入熊国一战,我大胜的中高层将领表现不错。”    

“但能做到令行禁止,还不算最优。”    

“更要做到一旦命令无法有效下达,如何完成独自作战,配合作战,洞察指挥部的作战部署。”    

“这是需要他们脑子里对于整个战场有把握的。”    

许元胜说道。    

“领袖的话我都记下了,会一字不差的传达。”    

“敢问领袖,要何时开课?”    

唐晏廷说道。    

“就定在五日之后吧。”    

“另外从各大学选择教学的小先生们时,也可以告诉他们的学校,军校也不亚于政务处秘书室。”    

“有志者入军者,加入军队,起步就是连长。”    

许元胜说道。    

“起步这么高?”    

“军队里会不会有意见?”    

唐晏廷微微迟疑。    

“能被我们选中的,都是有一定所学的,就凭他们所学也值得上一个连长的军衔,当然一开始只是军衔,不会直接领兵。”    

“军队里教习的职务,过去都是科举不中的人加入的,将士们对于这些教习也很认可。”    

“现在从新式学校里招来一批优秀的战友,我觉得他们会排斥。”    

“另外咱们的军队,将领们也不能大字不识,也要有一定的知识。”    

“现在的作战,已经非单一的冲锋陷阵,而是多兵种配合,没有知识,怕是连一些友军的军备都不懂是什么优势。”    

“在西方,不少将领都出自各个军校,这已经不是秘密,我们现在已经起步晚了。”    

许元胜说道。    

“若是入军就能拿军衔。”    

“想来各大学一些学子们,会积极参军的。”    

唐晏廷说道。    

很快政务处向军方下达了挑选优秀将士,前往京城成为大胜军校第一批学生的命令,下达进各军区。    

与此同时,政务处为军方选择老师,教授国内外战争学的事,也在教育圈子里传开了。    

紧随其后的更是炸裂,被政务处选中的学生,若自愿参军,入军就能拿连长军衔。    

几乎同时。    

大部分人都意识到了,军改尚未完全结束,将领知识化开始走上台前,要求大胜军队不止是高层懂得知识。    

就连中层也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储备。    

大胜军队,将会成为一支有知识储备,敢拼敢打的大胜民国新军队。    

这件事在军内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可怎么办?”    

“我还寻摸着,东西方大战开始后,我凭军功怎么着也要从大头兵挣个班长当当的。”    

“现在竟然要学知识。”    

“我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啊。”    

……    

“完蛋了,完蛋了,最倒霉的是我们连长,他也不识得几个字,该不会到时候从外面来个娃娃兵,来带我们吧?”    

“不知道现在学,还晚不晚了?”    

“总不能让我们成为学富五车,能参加科举那个地步吧?”    

“我若是学习的材料,大概率也不会当兵,而是去当官了。”    

……    

一个个兵士们纷纷头疼。    

“行了,都别嚷嚷了。”    

“让你们多学习,那是好事。”    

“过去想学习,有钱交学费,有钱买纸笔吗?现在都给你们备齐了。”    

“多学点,哪怕以后退伍了,也能在社会上混个人样。”    

“现在外面发展快的很,孩子五六岁有的就开始入学了,以后别说当官了,就是去工厂里,想混个领班,也要识字,会看图表。”    

这个时候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看他的军衔正是连长,在他腰间还鼓鼓囊囊的。    

“连长你腰里鼓鼓囊囊的是什么?”    

“新式武器吗?”    

现在是午休非训练时间,大家倒也没有那么严肃,一个兵士笑着不解道。    

“不该问的别问。”那个连长脸一沉。    

就在这个时候,十几个兵士一窝蜂的涌了过来,直接把连长给围了起来,都想看看是什么新武器。    

忽然啪嗒一声,那鼓鼓囊囊的东西掉在了地上。    

“大胜字……!”    

一个兵士捡起来看了一眼,是一本书,最后一个字不认识。    

“大胜字典,连长你在学识字?”另外一个兵士认出了书的名字。    

“都给老子闪开。”    

“小心点,别给老子能破了,这是我从营长那里好不容易搞来的。”    

“在境内听说卖的很紧俏,外面花钱都不好使。”    

那个连长急忙夺过去字典,用袖子爱惜的擦了擦灰尘。    

“连长,你也开始学了?”    

“那我们……。”    

一个兵士嘟囔道。    

其他兵士们也没有了嘻嘻哈哈,皆是看向他们的连长。    

“政务处和军方达成了共识,以后想留在军队里,最起码要识字。”    

“不过这是好事。”    

“不识字,以后退伍了,连个工作估计都不好找。”    

“在军队里,政府给我们发粮,发钱,我们除了训练也没有战事,趁着这个时间多学学也是好事。”    

“干,就几千个字,杀敌都不怕,花费个十天半个月,一准给认全了,到时候老子也去军校当个大学生。”    

“以后你们都给老子好好识字。”    

“等出去,连个字都认不全,别说我是你们连长,老子丢不起这个人。”    

那个连长脸一沉大声道。    

“是!”众兵士齐声领命。    

此刻熊鲲和宋天德碰到了一起,他们这次来京城,是有事要办。    

“现在军队都开始学习了。”    

“这些大老粗们,还真是难为他们了。”    

熊鲲苦笑道。    

“咱们的军队,普遍受教育不够,敢拼敢打不怕牺牲那是优点。”    

“但想要变成一支强军,和西方诸国争锋,还是要多学习才能减少牺牲。”    

“远的不说,就说那个叫王鼎的。”    

“入熊国作战表现如此优异,除了自身忠诚大胜,不怕牺牲之外,和他懂得知识也有很大关系。”    

“懂得知识的人,才会认真思考,更善于观察。”    

“听说当初若不是征兵入伍。”    

“若是晚个一年半载,估计王鼎都要去参加科举了。”    

宋天德说道。    

“听说你的军队里,开始搞识字比赛?”    

“获胜的队伍,不仅仅有奖励,集体还有军功?”    

熊鲲说道。    

“嗯,效果还不错。”    

“毕竟非战时,多搞搞对抗比赛也是好事。”    

“至于奖励是军内出,军功是属于集体军功,最高是二等军功,只要不超过二等,各军区都能自行裁决。”    

宋天德呵呵一笑。    

“年轻就是好,脑子活,好,这件事回头你给我好好说说,我回去也部署下去。”熊鲲点了点头,即然大势所趋加上多学点也是好事,他自然也不会反对。    

很快两人就到了政务处。


Tip: You can use left, right, A and D keyboard keys to browse between chap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