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穿越了还不造反啊!

第571章 初战胜后,内部开始不安分了



第571章 初战胜后,内部开始不安分了

0在许元胜的劝说下,最终慕容山还是同意了。    

那中年男子叫陈硕,是王五麾下铁血军的一员,是王五和侯坤入行伍时的好友,确实如许元胜所言,孤儿出身,没有婚娶,无子嗣。    

最主要他不怕担上骂名。    

因为他的出身决定了,他这样的人很少有知己好友。    

偏偏在入行伍之后,遇到了一些生死与共的好友,却近乎都死在了大荒国兵士的刀下。    

累累血仇。    

他很想报仇,哪怕担上累世骂名,被人唾弃,也无畏。    

等许元胜从慕容山房间出来后。    

“辛苦了。”许元胜对侯坤点了点头。    

“不辛苦。”    

“大人这是给我们机会。”    

“若非顾忌着家里还有人,像我们这样战场上滚刀子,不知道死了多少次的老兵们,根本不怕所谓的骂名。”    

“现在有陈硕,帮我们出口气。”    

“大家高兴还来不及。”    

侯坤笑着道。    

“快了。”    

“决战,很快就要来了。”    

许元胜拍了拍侯坤的肩膀。    

“这一日,卑职也期盼已久。”侯坤低下腰身,眸光内透着精光锐意。    

此刻关于前线的消息,也传到了境内。    

中都先是收到了消息。    

“此战虽是惨胜,但终究胜了。”    

“三万骑兵仓促整训,战死达八成,回来的只有六千多人。”    

“熊鲲的五万亲兵,那可是西川重镇的根基,历年来对阵大荒国,熊鲲也不舍得一把全押上。”    

“这次也赌上了。”    

“可想而知,前线都打出了肝火。”    

“大荒国十万先头军队,竟然灭掉了九成。”    

“这是多少年来,不曾有过的战绩?”    

万树森握着送来的文书,即是激动也是唏嘘和感慨。    

“从我执相权以来,对外的大战,最多不过万人罢了。”    

“这一场算是头一次双方投入近二十万大军的一战,最后还是我们胜了。”    

“先皇若是知晓,定然格外开心。”    

唐晏廷也颇为感叹道。    

“西部前线打出的口号,自今日起,大荒国入侵大胜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哈哈。”    

“现在我对南方朝廷面对北地伪朝廷,倒也不惧了。”    

“接下来就看最后的决战和夺城了。”    

万树森哈哈一笑。    

“骄兵必败,还是要去一封信,戒骄戒躁。”    

“一切要等决战胜利,拿下黄石城和雪山城为算。”    

“此首战胜利,也尽量不要被议论纷纷,以防内部不安分的人上蹿下跳,影响了战局。”    

唐晏廷沉声道。    

“可惜啊,我真想早一日通告南方全境。”万树森点了点头。    

“尽快筹集战马和粮饷。”    

“给予的抚恤和军功奖励,也早点送达。”    

“不能让将士们流血,又流泪。”    

唐晏廷说道。    

“已经着手准备。”    

“江南重镇和东南重镇那边,也表态愿意先一步支持战马等军械。”    

“只要打赢这一站,战马必然不缺。”    

万树森点了点头。    

此刻在江南行省一座府邸里。    

江南重镇总兵候光耀站在院落里,背东面西,脸露沉吟之色。    

“父亲。”这个时候侯天明走了过来。    

“让你筹备的战马,如何了。”候光耀平静道。    

“三万匹战马已经筹备到位。”    

“只是父亲,这些战马是我们为陆战之兵准备的,真的要送到前线吗?”    

“如此增强西边三家边军重镇的实力,对我们是否不妥。”    

侯天明犹豫了一下道。    

“内部小范围的争权夺利,大家都是默许的。”    

“但大是大非之下,还是要齐心对外。”    

“西边三家边军重镇,正在流血,我们只是提供一些战马等物资罢了。”    

“已经占了大便宜。”    

“以后江南重镇早晚要交给你的,你要时刻记住,大是大非上切勿存在小心思。”    

“大义。”    

“在局势危机之下,有时候顶的上数万雄兵。”    

……    

“若非我江南重镇战力薄弱,不堪陆战。”    

“我都想把你亲自送往前线。”    

候光耀沉声道。    

“是,父亲。”侯天明当即低下头表态。    

“是不是,有不懂之处?”候光耀突然道。    

“儿愚昧,若是大义如此有用。”    

“为何大胜朝廷崩裂,各方边军重镇各自为政,彼此之间开始争权夺利。”侯天明低声道。    

“呵呵。”    

“那是我们之前愚昧啊。”    

“你看看许元胜,凭什么一跃之间压过西川重镇,成为西川行省最大的边军重镇,滇南重镇的向天雷也对他甚为礼待。”    

“就连东南重镇的海无涯,虽然居于东南,离西边最远。”    

“我可以告诉你。”    

“海无涯已经调派了上百艘战船,运载了大批的铁矿,世人皆知铁矿多在北地,但我们却心里清楚。”    

“铁矿在海外,甚多。”    

“连海无涯都迫不及待的下注了。”    

……    

“因为许元胜从崛起,就占据大义。”    

“我所言的大义,并非是大胜朝廷,而是民心。”    

“而对战大荒国,就是占据民心最好的机会,大胜苦外族久矣!”    

“若这一战一旦通告南方全境乃至北地,世人怎么看西边三家边军重镇,又怎么看我们江南重镇?”    

“我们治下的民众,第一时间如何看待我们?”    

“一旦没有了民心,我们还剩下什么?”    

“从熊鲲派出五万亲兵那一刻,西川重镇就注定了在南方站稳了根基,只需一段时间,当年的九边重镇排名最末的西川重镇,就能很快壮大,乃至提升数个排名也不奇怪。”    

“因为我们都从许元胜身上,看到了民心的重要性。”    

“之前大胜的民心,是很脆弱,彷徨和不安的。”    

“这一战过后,就能一扫过去的颓态,能够大大提升大胜万民的信念。”    

“这也是撺掇此战之时,我等鼎力相助的缘由。”    

“我们江南重镇想要强大,早日拥有陆战之兵,这次的民心就必须抓住。”    

候光耀沉声道。    

“民心。”侯天明最后重重点了点头。    

“搭上这艘决战大荒国的大船,不要吝啬。”    

“只有大方一些,才有上船的资格。”    

“我们江南重镇,绝对不能失了民心。”    

候光耀直言道。    

“是!”侯天明重重点头。    

过了没多久。    

许元胜那边就接到了中都,江南重镇以及东南重镇的信。    

在良山谷底内的一处房屋内,许元胜看完信后。    

“都是聪明人。”    

“不过却也大方。”    

“那就笑纳了。”    

许元胜点头一笑。    

相比于这些物资投入,他们得到的好处无疑更多。    

不过自己捞的好处,无疑才是最大的。    

“大人这封信,来自北地。”就在这个时候,侯坤从外面走了进来。    

“北地的信?”    

“是两江重镇?”    

许元胜微微挑眉,很快意识到了是来自哪里。    

“大人料事如神。”侯坤点了点头递过信。    

许元胜打开信看完。    

“派人去请熊鲲和向天雷前来。”    

“现在就去。”    

许元胜合拢信,看向侯坤。    

“是。”侯坤意识到问题或许挺严重。


Tip: You can use left, right, A and D keyboard keys to browse between chap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