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截胡五虎上将

第2423章 开源节流



第2423章 开源节流

3荀攸满是惊讶,但没有什么恐惧。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一般指的是武将,文官很少有受到波及的。    

最不济,荀攸还可以辞官。    

只要不弄权,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可武将就不同了,由于长期掌控兵权,难免让人担忧。    

而且,战时与和平时期是完全不同的。    

天下平定后,掌控兵权之人,更加难以让人安心。    

其实荀攸早就有这个担忧,也时常沉思处理之道。    

只不过念在黄忠,赵云,典韦,太史慈都是最早跟随刘璋的老臣,君臣情谊深厚,不可同日而语,这才没有太过在意。    

可今日听到这话,才发现自己有些太想当然了。    

“汉王,老臣。。。”    

迟疑许久,荀攸也没说什么,他不敢说,也不知道该如何说。    

站在刘璋的角度,自然要处理,可多年的情谊,能够如此说吗?    

“呵呵呵。。。”    

刘璋轻声笑笑,缓和了尴尬。    

“公达,不必如此,孤就是随意说说。”    

“说句心里话,在最初的时候,孤兵不满万,将仅有黄忠,太史慈,典韦,赵云四人而已。”    

“可以说,孤能有今天,绝对离不开这四人的奋命!”    

“曾几何时,孤也是想过,一定不能辜负有功之人,要与他们共富贵!”    

荀攸连连颔首,这句话他还是相信的。    

依照他对刘璋的了解,绝不至于到了斩杀功臣的地步!    

“汉王仁德,实乃万民之福!”    

“公达,这些话就不用提了。”    

刘璋并不是来找夸赞的,而是真心想说说此事。    

“离开邺城前,子扬也曾经与孤夜谈。他说想要发展,就必须开源节流!”    

荀攸眼前一亮。    

“子扬不愧是大才,开源节流。。。妙!”    

刘璋笑道,    

“目前汉军总数超过五十万,这是一笔相当大的开支。辽东之战结束后,必须精简人员了。”    

“可那么多武将,那么多士兵,该如何精简?”    

短短一句话,荀攸就明白了刘璋的难处。    

其实士兵的精简是容易的,只需遣散回家种地即可。    

化兵为民,只要有地种,肯定不会出乱子。    

最难的是将军。    

五十万大军,涉及了多少将校?    

大军遣散后,难道还要将他们遣散了?    

注定有一部分人员还需要在军中,大军不可能完全解散。    

只是谁回家种地,谁留在军中?    

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思虑片刻后,荀攸壮着胆子看向刘璋。    

“汉王,有句话老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旦说无妨。”    

刘璋想听得,就是这些不当讲的话!    

“遵命!”    

荀攸往刘璋身边凑了凑,尽量压低声音。    

“汉王,四方将军功劳甚大,征战这么多年方才拼出了天下一统。”    

“目前,四方将军各领一军,皆是军中精锐!”    

话语到此戛然而止,荀攸以非同寻常的眼神看着刘璋。    

意思早已是不言而喻。    

功高震主就不说了,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四军精锐长期由四人掌控,这也不是一个事。    

说句难听的,他们到底是听汉王的,还是听统帅的?    

汉王与统帅一致,尚可,若发生分歧呢?    

刘璋无奈的点点头。    

“公达,孤真是有此担忧。孤也不瞒你,目前已经有不少人向孤进言了。”    

虽然没有提及进言了什么,但荀攸大致上能够猜到。    

从刘璋并未恼怒,并未大举屠刀的时候,荀攸也猜到了默认。    

这说明这些话,刘璋不能不在意,也预示了今日的交谈是必然的。    

“敢问汉王何意?”    

刘璋没有搪塞,将心中想法倾吐而出。    

“孤绝不会滥杀无辜,更不会忘恩负义。”    

“如今孤与天下世族对抗,终能够赢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无非是这些老将们的支持,没有他们,孤如何对抗天下世族?”    

“不过,众臣的意见孤也不能全部驳斥,实在两难!”    

如今天下一统,刘璋明为汉王,实为皇帝,再也不能太过任性了。    

如果什么事情都不听人言,都由着性子来,难免有失人心。    

随着权利,地位的增大,束缚也更多了起来。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汉王,可曾问过文和?”    

“哎。。。”    

听到提及贾诩,刘璋又是一声轻叹。    

“文和说,等孤班师许昌,便准备辞官归家了。”    

“这。。。”    

荀攸眼中满是惊愕,比起听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还要惊讶。    

“文和不是刚刚立下大功吗?”    

之前刘协在许昌作乱,调集整个豫州参与力量想要反扑,这便是被贾诩一手破灭。    

刘璋看到战报后,还想着如何嘉奖贾诩,结果战报之后,还有一封贾诩的私人书信。    

上言自己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前,请求刘璋让他告老还乡。    

按理说,贾诩告老,没什么问题,毕竟都这么大了。    

为刘璋奔波了半辈子,功劳等闲难及。    

还乡更是无可厚非!


Tip: You can use left, right, A and D keyboard keys to browse between chapters.